第 821 章 821(1 / 1)

如果真相传出去,不管社会里面有理性的人怎么试图压下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但总有一些立场相反的人或者林慕晨的黑粉会群魔乱舞,以此来攻击和刺激她;但是对于林慕夕来说,她至少会被肯定为救姐姐而见义勇为的行为,会更容易洗脱罪名。

如果真相被掩盖,区区一个qj未遂,倒是并不至于毁掉太多的林慕晨的名声,可以断掉很大一部分恶意者的恶毒联想,其实是最大程度维护了林慕晨的。

这个道理很容易想清楚,但想不清楚,也不是林慕晨的错。

人总会因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乱了阵脚,而林慕夕也确实用了巧妙的手段扰乱了林慕晨的思维。她非常了解林慕晨的性格,所以一开始就以过激的态度表现了对于林慕晨的指责与埋怨,出于对妹妹救命的感激和让其背上杀人罪责的愧疚,林慕晨很容易被她说的话所引导,进而真的产生自责和愧疚感,而这种自怨自艾的情绪,会很自然地削弱反抗或者质疑妹妹的意识,进而完美陷入林慕夕的陷阱。

很难想象,林慕夕那么内敛的人,竟然也会有这样的心机。

但是殷怜虽然不认为她做的是错的,但也不认可她的决定,所以她肯定是要破坏的。她说道:“你现在的伤势还没好吧?”

使用过活化素之后,每个人的复原能力根据强化的程度不同都有所不同。殷怜自己可能还受到魔法元素和其它影响的加持,所以目前伤口痊愈非常快,没有深入到内脏的外伤,自然痊愈可能也不会超过半天时间,别说更多时候她根本不会留它们半天。

所以殷怜对于林慕晨的伤势情况也是不太能够精准估量的。

林慕晨表示:“有疼痛感,算是还没好吗?”

殷怜回答:“算。”然后她也不跟林慕晨磨叽了,直接说道,“其它的事之后再说,你现在就立刻去医院重新做一份伤检报告,我联系警察,了解一下目前你妹给他们的供词,之后再讨论详细问题。”

“我会把律师找好。”

她这种自主强势安排一切的态度没让林慕晨感到不舒服,反而让事情发生后一些有些惶恐不安的林慕晨感觉到了可靠。

之后殷怜再次联系女警小姐姐,以调查舆论影响为理由,很快就得到了相关的情报。果然,警方的证言里更多采用了林慕夕的证言,因为她的证言内容更详细,时间逻辑更清晰,而且因为她是当事人,又愿意配合调查,加上这次案件的性质特殊,警方本身也多数对她抱有同情和敬佩情绪,难免多少受到情感和道德倾向影响,当然,这是对比林慕晨的证言。对于死者亲友那边的一些证言,还是分离记录的。

虽然程序没什么问题,但是考虑到警方也是普通人,还是会受到一些心理上的影响。

等候林慕晨验伤报告出来的时候,殷怜又花费时间查看了一下让ai监控和收集的相关信息,发现舆论走向果然出现了问题——之前已经被人驳斥下去的某个传言,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始浮起来了,而且这一次多了许多细节,以及所谓的“证据”。

之所以“证据”要带上引号,是因为这些证据的来源含糊,虽然都自称当事人的“同学”,“室友”,“邻居”,但使用的都是个人信息缺乏,或者充斥着各种无效信息的模式化账号,也就是说,很难确认账号号主的真实信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真假。

但这又不是那种套路化的机械号,一直有陆续在发布内容,虽然许多内容原创性非常低,但毕竟还都是原创发言,也就是说,这哪怕是水军号,也是一直有人在手动操作的营销号。

而且这些都不是映网平台的账号,虽然名义上也是实名制,但执行力度不强,如果平台本身也在收钱同流,那么就更麻烦了,只能让警方出头进行调查,否则很容易被对方反打一手。

殷怜倒不是不能找证据,主要是通过非正规途径找到的证据也无法提交。

但就算是这样,也没耽误她吩咐ai搜索线索——这些信息能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先不说,但殷怜自己是肯定要先调查清楚真相的。

她对林氏姐妹的品行还是比较信任的,但是也不表示要相信她们说的每一个字。换句话来说,就算姐妹俩一个谎都没有说,但是对面要利用舆论兴风作浪,殷怜也会把他们连脸皮一起剥下来。

不能查这些账号的具体信息,殷怜就让ai统计和搜索活跃发言账号,尤其是立场站死者那一边的活跃发言账号的一些信息,比如说ip归属,发言风格,用语习惯,个人性格和平日在不同事件里的发言立场……等等,然后很快就总结出来了共同点。

除去一部分营销号之外,在这件事里面发言的一大部分活跃账号,归属地多数在春申,侧面可以看出经济情况相对上层,虽然不是所有账号都有直接暴露私人信息,但是转发的账号多了,总能找到一些大大咧咧不设防的。ai从这些信息里,很快发现了一部分人的共同点——大约有七八个账号可以确认身份是春申某家跨国地产公司或者名下分公司的管理层,余下身份不明的账号里,也有小半所在地为春申,其中大约有三到四个活跃账号,曾经明确发布过自家伴侣在这家公司任职的相关线索,或者发布过相关的图片信息。

这样看起来,这家公司就非常可疑了。

殷怜让ai继续搜集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主要是搜索公司管理层里面是否有人与三名死者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然而社交关系没有搜索到,倒是发现了另外的疑似联系。

这家跨国企业大老板的一个儿子,长得跟死者之一几乎一模一样。

殷怜看着ai展示出来的对比照片,照片上,两个混血青年打扮完全不同,一个穿着时尚,气质桀骜,浑身上下一套下来怕不要十几万,另一个灰头土脸,面无表情,身上穿得粗糙又土气,看上去甚至不像是成衣,而像是乡下普通农妇技术不怎么样的手工制衣。

加上妆容上的差距,乍看之下许多人都只会觉得这两个有几分相像,而不会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人。

而且因为照片是平面图片,许多时候是有点失真的。拍摄镜头的高清化确实增强了照片的识别率,但妆容和光影的利用却又促进了有目的性的混淆和误导,反而增加了辨别的难度。

但人眼难以识别,不表示ai也不能识别。

夏国的人物图片识别早已脱离了简单的像素范围,二维三维的模型转换技术相当成熟,只是在夏国的使用率已经很低,趋于被淘汰的边缘。殷长生当时为了便于二维三维影片的转换,特意找了不少这方面的旧资料,对于这项技术进行了还原,并且将之载入了新世界的星脑。

简单阐述原理的话,就是星脑ai可以通过分析图片结构来准确卸除光影和妆容效果,并且迅速还原3d模型。这种方式甚至可以通过3-4张角度全面的图片来还原人物骨相结构,进而制造出其他姿势的相片。

这种技术比如今通用3d动态捕捉还要高好几个层次,使用限制却小了不知道多少。因为道德方面的原因,夏国对这类技术有相应的法律限制,要求ai演化的图片不能过分写实,必须与真人有所区别,殷长生复原技术之后,也提前设置了这方面的限制,但是不影响殷怜使用前一步的人物模型对比。

就相片的人物建模对比,两张照片里的模型重合度高达99.4%,别看没有完全重合,这种对比也跟指纹或者瞳孔一样,重复可能性几近于无,而高达99.4%的数据,其实已经足以证明他们是同一个人——一般来说,夏国判断同一个人与否的界限在85%-95%之间,95%以上,基本可以判断是同一个人,85%-95%区间,则需要从年龄差,亲缘关系,以及其它体征上进行辅助判断。

85%以下,才需要考虑双胞胎,亲缘等可能性。

换句话来说,林氏姐妹可能长得很相像,但是通过人体建模来判断的标准不同,殷怜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用ai技术对两人进行对比的重合度可能只有50%上下。而相对来说,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骨相也会有所变化,比如说生病,不良习惯,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骨骼变形。

相对来说,死者的变化算少了,可能是两张照片的间隔时间还比较短的关系。

但是,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殷怜去警局的时候,了解了一下三位死者的资料,非常确定,这位死者是一位少数民族混血,本身家境并不优越,而作为对比的富二代,却是一个外籍混血,是这家企业大老板与一位外国美女的私生子。

如果两人是同一个人,那么这件事问题就大了——新世界对于冒险者的背景审核非常严格,不但要检查政治背景,也要检查个人的犯罪记录等等。殷怜之前听林慕夕的描述就觉得非常古怪——对方犯案时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以及就轻驾熟的姿态,无论怎么看都缺乏了一种“第一次”的谨慎和忐忑,但是如果他们真有前科,那么怎么过的审查这一点就非常让人在意了。

但仅仅只是两张照片不足以作为证据,如果要为此专门推出人体结构还原对比技术,又过于引人注目。殷长生对于黑科技的推出过程有自己的计划,为了这点事打乱计划并不值得。

殷怜觉得还是要先调查这名死者真正的身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