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文 > 言情小说 > 摄政王只想篡位 > 第 77 章 下狱

第 77 章 下狱(1 / 1)

字迹不若上一封留书工整,笔画勾连,虽然依旧苍劲有力,但也不难看出其中潦草。

仿佛是百忙之中抽身写了这封信,很是仓促。

江怀允视线落在信上,下意识想,既然要在梓州多留,谢祁恐怕不能踩着一月之期准时抵京。

不用被穷追不舍地逼问答案,他原是该松口气的。

可他内心深处绷紧的那根弦却始终没有松懈。谢祁没有将“一月之期”诉诸笔端提醒,不代表他已经忘却这桩事。相反,凭借谢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回京后不知还要如何折腾。

他长至如今,前十八年疾病缠身,少与人接触,来到这里以后,更是整日为朝政所扰,无暇他顾。他能在朝政上游刃有余,可一旦涉及到感情深交之事,难免生疏。

若是旁人,拒绝打发便好。

偏偏是谢祁。

江怀允难得生出几分浮躁来。

混乱的思绪被低闷的敲门声打断。

江怀允回过神:“进。”

骆修文推门而入,正见江怀允在整理信件。

大约是深知摄政王夜间仍不忘批阅奏折的习惯,书房四角并着书案处都添置了灯烛。即便是夜间,也不妨碍视物。

骆修文眼神极佳,尽管尚在门口,也清晰地认出王爷手中的信件正是前两日谢王爷府上送来、王爷却没启封的。

他甚知分寸,并不深究,只略略扫了一眼便移开视线,端着托盘走进去:“王爷。”

算着时间,江怀允原以为是管家去而复返,没料想听到骆修文的声音。他折好信件的同时抬眼望去。

骆修文将托盘放到桌案上,笑着解释:“来的路上正好碰见林管家,天色暗,在下便一道拿过来了。”

江怀允淡淡“嗯”了声,将手边一摞奏折推过去。

各州并着朝廷的奏折日日雪花似地飘来,所奏之事五花八门,江怀允不可能面面俱到。是以骆修文伤势痊愈之后,他便将一部分奏折交给骆修文预先处理。

骆修文轻车熟路地抱起奏折,打算回寝居处理。

江怀允想到什么,忽然开口叫住他:“等等。”

骆修文应声转身。

江怀允问:“从梓州来盛京,大约要多久。”

“昼夜兼程地赶路,最快也要十日。”

江怀允余光扫了眼手边的信。他虽不知梓州的详细情形,可谢祁肯驻足多留,想来与太上皇脱不开关系。既然涉及到太上皇,依谢祁的性情,定然会慎之又慎,多方查探确认才会返程。

这并非一时之功。短时间内,他恐怕回不了京。

江怀允垂眼抿了口清茶,神情莫名。

骆修文站在一旁,将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尽管这变化很是细微,但放在素来面色寡淡的江怀允身上,已是格外明显。

先是搁置多日忽然被打开的信,再是毫无预兆被提起的梓州。

骆修文素来是玲珑心窍,稍一思索,心中便有了猜测。

有些事原是不该他多言的,可踌躇着退了两步,犹豫半晌,终是没忍住。

江怀允沉思间,忽然听到骆修文的声音:“王爷是因为谢王爷烦恼?”

江怀允抿茶的动作一顿,抬眸望向他。

“在下是过来人。”骆修文抱着奏折,坦率地回望过去。

四目相对间,所有的隐晦深意不言自明。

江怀允对谢祁表意之事并未讳莫如深,既然被看穿,也就不再隐瞒。他放下杯盏,问:“你是何时知道的?”

“在端州与两位王爷初识时就有些猜测。不过当时两位王爷兄弟相称,在下只当是自己想岔了。后来得知两位王爷并非血亲,便一清二楚了。”骆修文不加隐瞒道。

江怀允闭了下眼,原来在端州时就有迹可循,连骆修文都能看出来,偏他迟钝,一无所觉。

藏在袖中的五指缓缓拢起,再睁眼时,仅有的情绪波动也被他克制住。江怀允问:“怎么忽然想说出来?”

“起初不言,是因着王爷未曾留意,在下不想多生事端。今夜王爷愁思不减,在下曾经走过弯路,颇有心得,便想着好歹能为王爷分忧。”

他用的词是“分忧”。

江怀允似有所察,直白地问:“你不介意?”

这个朝代虽然风气开放,可似乎远没有开放到对断袖之风坦然视之的程度。

他问得含蓄,骆修文却心领神会。他摇摇头,笑道:“在下曾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侥幸留得一条命,自然都能看得开。人生在世,活得自在开心才最为紧要。”

江怀允以为他说的是前些时日从刺客手中侥幸逃脱之事,并不多疑。

骆修文笑着反问:“况且,王爷也不是在为此事困扰,不是吗?”

江怀允没有反驳,只是问:“依你之意,此事何解?”

“王爷聪慧理智,但感情之事素来是没有办法用理智衡量的。王爷若要问在下,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顿了顿,骆修文莞尔道,“王爷不妨问问自己的心,看看它会给王爷什么答案。”

*

江怀允技拙,尚未思虑出所以然,便再度投身于数不胜数的政务中。

翌日。

刑部尚书久违地来到摄政王府的书房,禀告黑衣人劫囚一案。他立在下首,半是头疼,半是惭愧地禀道:“那黑衣人骨头极硬,老臣软硬兼施,甚至动了刑,也没能从他口中撬出一星半点儿的消息。”

江怀允没有立时开口。

大约是心理作用,刑部尚书总觉得书房中的气氛冷沉得令他喘不过气。他小幅度地抹了把额角的汗,暗暗叫苦。

上一次遇到这么棘手的人犯还是上元节。能扛得住刑部重刑的人本就不多见,原以为上元节之后能消停好一阵子,没曾想,才三个多月,居然又叫他碰上这种事。

刑部尚书叫苦不迭,面上却谨慎严肃。他觑了眼伏在书案前批阅奏折的摄政王,犹豫道:“不过,这个人,似乎……”

迟疑半晌,刑部尚书拐弯抹角道:“昨夜老臣审讯人犯时,家中小厮来送角黍,看到了人犯。他曾和人犯有过几面之缘,和老臣说了人犯的身份。”

江怀允笔下不停,淡声问:“怎么?”

刑部尚书支支吾吾道:“人犯似乎是礼部周大人府上的家仆。”

这话一出,江怀允便明白他为难不已的缘由了。

算起来,礼部尚书与他同级。人犯不肯供述,他手中没有证据,单凭他府上家仆的一家之言,着实没办法去礼部尚书的府上调查。

书房中沉寂须臾,刑部尚书心中不免惴惴。

恰在这时,江怀允波澜不惊地启声:“那就请周大人去刑部走一趟。”

刑部尚书一怔,为难道:“但人犯尚未招供该,老臣——”

说话间,江怀允翻出一本薄册,示意刑部尚书来看。

后者一愣,忙接过翻阅起来。册子虽薄,但礼部尚书多年来通过梓州刺史助冯家扶摇直上的罪证历历在目。刑部尚书心惊之余,看到梓州冯家,立时联想到不久前才结案的春闱舞弊一事。

他顿时觉得手中的薄册重若千钧。

江怀允声无起伏:“够了吗?”

“够了够了。”刑部尚书连连点头。

江怀允眼也不抬道:“一并去审。”

刑部尚书揣好账册,愁容一展,精神抖擞地应道:“老臣这就去办。”

*

刑部尚书办事雷厉风行,又不乏细致。将这桩事吩咐下去之后,江怀允就没再关注。

不料翌日下午,刑部尚书就又上府来,欲言又止地道:“周大人他……他执意要见您。”

江怀允抬眼望过去。

刑部尚书拱着手,艰难道:“周大人不肯开口,只说要见了王爷才肯招供。”

江怀允不知礼部尚书的用意,左右紧要的奏折处理得差不多,干脆起身去刑部天牢走了一遭。

大约是共事多年的缘故,刑部尚书念了一丝同僚情分,尚未动刑,勉强给周其留了些许体面。

江怀允迈入天牢。

礼部尚书正襟危坐,虽然身着囚衣、手覆镣铐,脊背也挺得笔直,乍一看,也并不显得落魄。

刑部尚书将人请进来,便识眼色地退出去,在听不到房中人讲话的位置守着。

江怀允低眸看了眼,淡声问:“你见本王,所谓何事。”

周其目视着虚空,有些恍惚道:“老臣为官多年,从先帝在时就已经为太上皇效命。这些年来,深受倚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1],原以为,这种下场是落不到老臣身上的。没料想,到这把年纪,居然也体会了一遭被人弃之不用的情形……”

饱含感慨的自述并未让江怀允生出分毫怜悯。他冷眼看着礼部尚书,声无起伏地打断周其的话:“你找本王,就是为了说这些?”

“当然不是。”周其垂下头,勉强整齐的头发因为没了头冠的束缚,登时散落开来。他挺立已久的脊背微弯,终于流露出些许老态,“老臣执意要见摄政王,是想问问王爷,老臣这条命,和恭顺王的命,在王爷心中,究竟何者更重。”

江怀允目光登时滞住。

周其半抬起头,直直望向江怀允:“摄政王若置老臣于死地,恭顺王亦活不长久。”

“王爷,你敢拿谢祁的命赌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