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9 章 739(1 / 1)

新规则出来之后,网上的议论持续不断,不管是选手还是观众都有很多问题,所以节目组开启了第二轮直播,全程直播咨询问答。

当然,殷怜做项目是从不敷衍的,所以哪怕只是个讲解性质的直播,她也精心考虑了其娱乐性。

这个直播的内容接近客服,直播的性质比较被动,虽然收到的电话或者信息咨询数量非常多,但是有些信息根本就是骚扰而不是真正的咨询,而且过于千篇一律,直接接进来反而降低直播的有趣性,所以殷怜是让AI筛选了一波的。

所以直播的过程其实是殷怜请了专门的专业播音员,在直播过程之中朗诵原作,做成听书的形式,而如果有人进行咨询提问,才暂停朗诵,变成咨询直播。这个过程之中,观众的咨询和选手的咨询内容又完全不同,负责接洽选手的是剧组特聘的顾问,是一位专业编剧和一位老导演。

而负责接洽观众的则是一位名气不大但是口条顺溜的脱口秀演员,前一天编导组特意和对方沟通了面对各种问题时的应对策略,因此直播时也算游刃有余。

殷怜筛选了问题,却只是筛掉了那些没营养的问题,并没有筛掉那些在许多人看来对他们不利的问题。话说有些节目和公司,解决不了真实的矛盾就自己制造虚假矛盾左右互搏也要引发争议,殷怜觉得自己的立场够有力,就不搞这种花招了,索性来真刀真枪。

来抱怨的观众里面,说话最尖刻的那一拨无非是质疑节目的公平性,角度也非常刁钻,反正当天的精彩片段,一段是粉丝质问主持人节目让人气颜值选手内耗是不是支持长相弄虚作假,被主持人反讽问粉丝如何看待整容者,是否歧视整容者。

这一波双方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显然还是节目组准备充分,更胜一筹。

粉丝想从道德角度把不露真容定义成弄虚作假,节目组就反过来就整容问题发难——这次参加节目的几个小流量里面,有好几个都有整容传闻,十四号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也有其他人的支持者就目前一些人气选手可以鼓动粉丝刷票的问题表示了不满,认为很多粉丝投票根本不客观不公正,对此,主持人的回答是任何比赛都不存在绝对的公正,但是节目组会尽量保证节目客观条件上的公正,同时也希望所有用户在投票和表态时,都能尽量保持公正。

不过,即使不能也无所谓,毕竟这个比赛只是个娱乐节目。而所有选手参选,胜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观众面前展示了自己,谁强谁弱,谁演出了最触动人心的角色,想必看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评分。

也真亏他们敢说!

就像之前所预估的,这个节目秉持了殷怜最初的原则,就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播。这个“什么”倒不是什么忌讳或者尖锐的话题,而只是敢于说真话,拒绝粉饰太平。

令人意外的是,选手不完美的形象,和节目组一点都不修饰的说法,观众出人意料地适应良好,反而因为这样的作风,收获了很大一批观众的喜爱。

殷怜在节目里从来不会替人粉饰太平,也不过度剪辑,因此选手们在荧幕上所有的表现,都还是看他们自己的情商和智商。这导致很大一部分畏手畏脚,但也有人适应良好。适应良好的那一部分里,又有人八面玲珑,有人我行我素。

明明不是真人秀,但是节目里的真实度却比真人秀还让人觉得舒服。

选手咨询这边的直播,除了基础的规则问题,就是选手向编导咨询如何改写剧本的问题。这里面的问题有些很专业,也有些看上去很浅显,所以很多时候,弹幕都会积极参与,如果与指导人员的回答南辕北辙,难免被人嘲笑不懂装懂,好为人师,如果答案相似,又或者虽然不相似但很有说服力,马上就会被其他弹幕当做大佬或者专业人士。

但是更多时候,他们讨论的内容会引起一些原本不打算看原作的观众的好奇心,配合咨询间隙的直播听书内容,越发引了许多观众去看原作。

这种人气哪怕只有千分之一被引流回作者,那也是非常惊人了,所以伴随着这一波,原作与原作者也很快就红了。

不过比起节目本身的热度,这点引流其实不值一提。

不论如何,节目组的规则和内容导致整体的风格科普性较强,专业性也较强,虽然同时一定程度兼顾了娱乐性,让大家在观看过程之中的情绪比较轻松,但是进展在观后感部分,几乎很少有人会讨论撕逼之类的事情,都是在讨论谁的演技更好,哪段剧情更有冲击性,原来这种形式的镜头有这样的效果……让不知情的人不由自主地觉得这是个很高大上的节目。

但事实上目前播出的内容专业性都很低,属于最浅显的那部分,甚至稍微有点深入的内容,都是以讲给外行听的标准,剥碎了在给人讲解的。

因为是在整部书里面进行角色选择,所以选手们各自的选择也让观众很有兴趣,一些主要或者常见的角色固然会有本身喜爱的人报以期待,但是那些少见的,偏门的,或者本身形象特殊的角色,观众们也会很好奇选手会选择哪个形象模板,又会作出什么样的演出。

到这里为止,选手之间其实都还没有直接的交锋,甚至看样子也没有交流和互动,都是隔空比斗。按照往常做综艺的观点,这种形式是最没看头的,但是偏偏因为内容丰富,直播间热闹得很,好像全国的人都在守着这个节目,当然,也有人关注到了另一个细节——这种流量层次,节目组的直播间竟然不卡顿?

网站的直播系统不是外头的任何一款直播软件,它本身不会显示观看直播的人数,但是如果把社交名单导入,并开放账号状态,直播间就可以在特殊界面显示同时在观看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只显示好友名单上的人的弹幕和发言,甚至有临时的语音聊天室可以交流感想。

也因为这样,虽然大家不知道总共有多少人在观看节目,但是却可以知道有多少熟人在观看节目。

这个功能对一部分观众来说显然很有用,评价也很高。很多直播平台甚至视频播放平台其实都颇为心动,但是却无法模仿——因为这个功能需要占用的数据资源和要求的硬件层次实在是有点高,高到很多同行都怀疑殷怜哪来的资源和代码来维持这种层次的直播……他们甚至怀疑殷怜背后有自己的硬件研发部门,但是没有证据,而且这个猜想也太夸张了。

但是确实有人已经开启这方面的研发项目就是了。

复赛第一轮表演内容提交之后,节目组给每个人进行了分组。因为意图饰演主要角色或者人气角色的选手过头,而且其中还有人毫无自知之明挑选的是那种大场面的情节,所以自然不可能在排演过程之中把所有角色都给他们配齐。

不过这造成不了什么压力——趁着中场的时候,她已经跑去夏国把整部剧的场景和数据群演都给定制出来了,接下来只要用夏国技术拍摄好大家的参赛演出内容,嵌入之后再剪辑转化成平面视频就可以了。

但是选手和观众都不知道啊。

所以接下来的比赛之中,分组的情况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且因为特殊的分组方式,遭到了非常强烈的抗议。

因为殷怜的分组规则是这样的——假设选择A角色的人有两个,同时需求A角色进行对手戏的选手有三个,两者的比例为2:3,那么选择A角色的选手需要任选两个需求A角色的队伍进行排演,然后从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B卷。

复赛的四个回合,每个回合都分AB两卷,A卷是自己选的剧情片段,B卷是为别人搭配的剧情片段。

本身角色热度小的选手,其作业压力也会越大,相对来说,对于队友的选择性也越多,反过来本身角色热度高的选手,可以专心自己的A卷,但是对于B卷的选择性也越小。

其实不管是A组还是B组,都是有优势也有劣势,可惜人性是这样的,都是这山望去那山高,很容易只看见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觉得自己吃了亏,所以闹腾得有些厉害。

在网站或者APP上,角色和剧情报上去第二天,网站就给每个人自动给出了可选选手的名单列表。分组方式除了必须在列表之中选择之外,其它全部是自由沟通自由组合,所以一开始看得清规则利弊的人很快就开始选择自己中意的搭档沟通和协调了。

再加上殷怜提供的布景和后期,等复赛第一轮的作品刚出来,整个比赛的排名就出现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甚至就连一些人气选手的粉丝,面对着自己偶像的作品都有些一言难尽。

也就是从这一次开始,《真象假相》作为国内综艺节目的代表,开创了一个新的潮流——选手的人气毫无规律,每一轮的逆转都完全不可预料,而且在之后很多年,这样风格的节目一直持续涌出……因为换脸换声甚至虚拟布景技术那是越出越奇幻,闭卷考试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