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7 章 687(1 / 1)

曾伦因偶尔会在旁边看别人的戏。

他看得最多的是胡思琳和罗顾,可是偶尔也会看其他人的。殷怜问他的时候,他坦言自己从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殷怜不清楚他这么个演技大咖到底能从一群稚嫩的少儿演员身上学到什么,但曾伦因肯定也不可能说这种谎。

殷怜只能姑且猜测是未成年身上的某种特质。毕竟演技有明确的高低,但是影视剧对于演员的需求却是难以预料的,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求像是罗顾这种性格类型的角色。

其实曾伦因说的是更加复杂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不好解释,殷怜又难以意会,所以也没有多说的必要。

但是最近他也会看一看其它的小演员。

岳安晴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殷怜发现他在旁边观察,有意地问了他一句:“你觉得她怎么样?”

曾伦因说道:“如果和思琳比的话,她还欠了一点火候。但是岳安晴和思琳是不同意以上的天赋型演员,思琳的戏路会更广,但是岳安晴挑战复杂的角色会更得心应手。”

殷怜看了他一眼,惊讶于曾伦因的敏锐。

岳安晴相对她这个年纪来说,确实显得心思复杂。但心思复杂不表示就能演好复杂的角色,岳安晴确实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她能把自己对于人性的把握融入戏里,就说明她适合当一个演员。

“不管怎么样,这一场戏里的未成年演员,每一个都很有天赋,难以想象你能把他们都聚集到一部戏里,而且这部戏确实很适合他们进行发挥,他们会创造经典。你的要求不妨也放高一点。”

“他们比你当初演得可强太多了。”

殷怜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啧,怎么回事?你夸归夸,怎么还带踩一捧一的?”

曾伦因乐:“我哪里是踩一捧一,我明明是踩一捧十。”

见殷怜摆出了一副不开心的表情,虽然明显看得出来她在装腔作势,曾伦因还是安慰道:“其实是夸你。虽然你不擅长演戏,但这培养小孩的能力实在不一般,而且虽然我不能预测这部片的成品,但是光看你在片场的工作情况和目前已经拍摄出来的镜头,就知道你真的学了很多东西。但我最敬佩的,是你在这一场戏里面表现出来的野心。”

他郑重其事地说道:“殷怜,你对这些孩子的培养和用心,会改变时代。”

殷怜失笑:“曾哥,你太夸张了。”

曾伦因本来不是能言善辩的性格,见她不信,便也只是笑笑,没有再多说。但他确实预见到了,殷怜在这群孩子身上的投入,会在未来对于时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其实是一种降维打击。

演艺圈现在其实处于一种恶性循坏,很多公司不重视演技,不重视剧本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无法带来巨大的利益——或者反过来说,带来的利益比不上其它手段博得的关注。

这其实是技术变迁的必然结果,是新的信息时代对于原本行业的挤压。

就算没有殷怜,这一行也总会慢慢沉淀回来的,但是殷怜的行为无疑是加速了这个过程的发展,甚至能狠狠打一波一些无良资本家的脸。

他们沉迷于流量与操纵舆论,完全无视行业真正的需求,无视其作为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家是最可怕的,他们甚至不需要对社会心怀恶意,只要无视逐利过程之中所作所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对于自身良知的叩问,就足以对行业带来难以言喻的危害。

当然,殷怜这种也是少见的。

一般来说,只要能在赚钱过程之中维持必须的底线,就已经算是良心企业家。殷怜完全是在以自身的资本在反哺行业,这种行为虽然天真,但并不愚蠢,因为曾伦因可以看出来,她的每一个行动都很有章法,真正是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并不浪费丝毫。

即使家财万贯,殷怜却十足地精明和节约,从不把钱财用在炫耀和铺张上面。她并不花费巨额的片酬聘请明星,却日常支出更多花费在培训小演员上面。曾伦因很难评价她是精明还是层次更高,但是每次看到她为了调节演员或者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而费心,都忍不住油然而生敬意。

她本不用做这些事情。以她的身份,就算对人大呼小叫或者大发脾气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但难得的是殷怜并不那么做,即使真的发火,也是在关乎于正事的重要问题上相对冷静地发火。

有家世,有能力,自控能力强,而且本身有着极强的原则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天真的小姑娘可能艳羡她明面上的光鲜,但真正能理解的成人却难免会敬畏她天然的品性和才能。

殷家父母是真的会生养孩子,据曾伦因所知,殷怜的两个哥哥似乎也是很出色的孩子。

《月亮的孩子》拍摄期间,业内对于这部戏其实本来是不太看好的。曾伦因的加盟令整部戏的前途带上了更多的不确定感,但他能确定的只有自己的演技,而真正能决定片子质量的却是导演和编剧的水平。

不过剧本的水平本身是受到好评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见过这部编剧身份神秘的剧本,但是据业内一些知情人士的说法,《月亮的孩子》剧本水平非常出众。

可它的导演是什么人?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坦白地说,正常人乍听这个消息,都很难给出高的预期。而大家之所以没有唱衰它,不是因为对于殷怜能力的高看,而是对于钞能力的敬畏。

显然在大部分人看来,这部电视剧都不会真的由殷怜执导,而是由殷怜同十七八个专业“顾问”一同执导。在这种雄厚资本的加持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知情人当然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然而这种事说了也不一定有人相信,并不值得费那许多口舌。

殷怜选的这一批团队成员,不说人品多么出众可信,但至少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对她的忠诚度还是达标的,不太可能在拍摄期间爆她的料。

虽然大家在工作过程之中,确实都觉得这部片的剧本很好,殷怜拍得也很是巧妙流畅,说不定会红——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任何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会红”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错觉。

至于其他的因素——比如主演童星们的人气——自从彼得潘时间之后,罗顾等人的人气就是薛定谔般的存在,虽然看似好像有很多人同情他们,但是业界最明白的就是“明星造梦”的含义。同情是最换不来票房的东西。

罗顾等人原本的形象随着彼得潘的破灭,早就泯灭得连渣都不剩了。

这种想法一直到《地府改革》的后续短剧上映时都还是非常笃定的。

但是第一部短剧上线之后当天,很多业内人士就开始质疑起了自己的想法。

相比《地府改革》之中小演员们虽然可以称之为亮眼,但从占有比率来说却几乎忽略不计的戏份,短剧却完全都是由他们独立演出。

《地府改革》之中,小演员们的戏份都是被挑选过的。殷怜先前特意有关注过这方面的细节,确保他们那短小的几句台词都经过精雕细琢,显得人物生动讨喜,能赢取观众的眼缘。

而短剧却不一样。短剧是由小演员们完全独立出演。在这些小剧场之中,小演员们演出的角色也非常多变,很多都是成年角色,与他们本身差距非常大。而且因为出演的人数少,他们的戏份又重又复杂,很难通过反复NG来进行提升质量,所以短剧的水平,不客气地说就是他们真实的水平。

但实际播出之后,短剧的质量比预想之中要好太多了。

首先,这群孩子演成人竟然完全不出戏。

对于很多了解拍摄过程之中童星一般表现的业内人员来说,光是这点就很令人惊讶了。要知道,小孩子和成人不同,成人演出往往都是通过理解剧本来进行演出的,而孩子则更倾向于模仿,因为很多剧情他们甚至做不到完全理解。但是在模仿方面,有天赋的孩童演员绝对比经验水平相当的新人成人演员来得惟妙惟肖,有导演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思想更自由,更不受桎梏,也就是说,更善于解放天性。

但是对于一部完整的短剧来说,仅凭模仿其实很难进行完整的演出。因为剧情越完整,对于演员对角色整体性的理解要求越高,模仿片段的组合流畅性越低,违和感就会越强。而让一群孩子演出成人而不出现违和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不可能理解成人,就算思想上剖析明白了,□□上也不可能反应得不过来。说得难听点,成人和孩子光是站在那里,目光能够触及的高度就是不同的,而视线高度的不同会导致肢体反应的不同,所以他们是不可能理解并演出成人的。

但是罗顾等人演出来了。

孩子演出成人会让人有一些小孩装大人的童趣感。可如果他们演出得很好,从语气到行为动作都表演得极为逼真,甚至演出了极为独特,却又合情合理的个人特色,那么很多人看到的时候会有的就是惊叹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